伍中行第三代 賣老茶闖新局
老店新開》最老連鎖店見證一甲子台灣商貿史 2014/02/10 出處:財訊雙週刊 第 443 期 作者:王柔雅
台灣第一家連鎖商店「臺灣伍中行」,是老一輩人辦年貨必定要報到的名店之一。如今老店新開張,在第三代接手後,開展出新舊交織的不同面貌。
冬日午後,台北市永康商圈外圍的潮州街上,行人緩步徐行,沿途老舊矮房成排佇立,街角一隅的「臺灣伍中行」,黑色屋瓦映照紅白色招牌的鮮明對比,顯得格外醒目。推開實木大門,裡頭是禪風味道的茶藝廊,架上陳列1930、40年代的老茶、宋明清朝代的古董小茶壺,對照清水模的裝潢設計,既古典又現代。這家開張僅兩年的小店,背後裝載的卻是逾一甲子的台灣商貿歷史。
首家連鎖店 兩蔣御廚也愛
第一家臺灣伍中行創始店起於1945年,店內招牌乾貨烏魚子、金華火腿、食品罐頭,是許多四、五年級生記憶裡懷念的老味道,就連兩蔣總統的御廚也都在此採買年貨。最盛時期在基隆、台北、台南、台中、高雄共有五家分店;外銷據點達日本、中國上海、廣州、福州等地,規模可見一斑。
「伍中行是台灣第一家連鎖店,那時候生意好到國稅局來站崗,阿公三天兩頭帶我到銀行存錢,一存就是50萬元現金,」倚著店裡的木頭茶桌,第三代掌門人吳傑熙輕啜一口逾30年的鐵觀音,暢談過去爺爺時期的輝煌歲月。
伍中行的前身為日治時期的西村商社,成立緣由得往前追溯至1894年(清光緒二十年)清日甲午戰爭。當時清朝戰敗後,將台灣、澎湖等地割予日本,日本軍隊、人民陸續移台定居。1900年,日本商人西村武士郎奉天皇之命,赴台開設新據點,負責照應在台日人的思鄉需求,旗下商品包含月桂冠清酒、醬油、食品罐頭等乾貨,大量商品流通於中日台。極盛時,台南運河邊倉庫、上海四行倉庫,交易貨源幾乎都來自西村商社。
1945年,二次世界大戰結束,日本戰敗,台灣得以脫離長達50年的日治時期,政權動盪同時迫使台日商業活動斷線,所有日商、日僑也得即刻撤離台灣,北中南五個西村商社據點,也在此時轉交由各分店長經營,並正式更名為「伍中行」,意義為「五個中國人開的店」。
四年後,適逢國共內戰結束,國民政府撤退來台,不穩定的政治環境,讓經商環境更雪上加霜。當時的台南店長、吳傑熙的祖父吳棟樑興起改革念頭,「阿公在那個年代就知道要用便利商店的模式經營伍中行,」吳傑熙說,為了讓事業經營穩定壯大,吳棟樑有意將伍中行打造成現代常見的連鎖超商形式,無奈其他股東群起反對而作罷。
改革未果,始終維持傳統經營模式的伍中行,也就在台灣由農業轉向工商社會的現代化變遷中悄然隱沒。直到第三代接手, 才開始有了轉變契機。
第三代接手 從茶葉再出發
學生時代主修藝術、建築的吳傑熙,曾和朋友合資經營設計公司,也曾任職於藝術、電子產業。四年前,母親臨終前叮囑他要振興家業,吳傑熙開始思考如何老店新開張。他認為,現代人注重養生,對傳統南北貨接受度不高,轉而開發新鮮蔬果製成的精緻罐頭。為求突圍,他再將主力放在伍中行另一項熱門商品──茶葉。
現年44歲的吳傑熙,喝茶的茶齡已超過四十年。打從3歲起,就開始跟著長輩學喝茶,5歲時,不小心打破爺爺珍藏的茶壺,反而因禍得福獲得人生中第一只茶壺後,自此與茶結緣。爾後每年的壓歲錢都特地買茶壺作為紀念,至今已經收藏上千只茶壺。
六○年代,國內工業急速發展,國民所得與生活水平提高、工資也逐漸上漲,早期以外銷為主的台灣茶逐漸失去競爭力,業者開始聚焦內銷市場,茶園、茶廠、各式製茶改良法興起,台灣茶業漸而燃起星火。而吳傑熙的喝茶史,恰巧見證了台灣茶葉的演變,不論是早期外銷的紅茶、綠茶,內銷市場的包種茶、凍頂烏龍茶、比賽茶制度建立後熱門的高山茶,到近年兩岸富豪追捧、老普洱茶中的極品紅印普洱茶,都是風行一時的熱門茶種。
「喝茶的時候,只要看對方拿出什麼茶,就知道是不是行家,」熱愛老茶的茶影像公司攝影師蔡永和觀察,吳傑熙對茶葉研究甚深,從認識之初,接連分享的武夷岩茶、新竹芎林老茶、須單株採栽的鳳凰單叢等珍稀茶種,即可看出端倪。
決定從最擅長的茶出發,吳傑熙想起了爺爺倉庫裡的一批封存已久的茶葉,探查後赫然發現,原來是四四年的新竹芎林老茶,數量破萬斤。當時吳傑熙的叔叔擔心茶葉變質,打算整批丟掉,探詢經營普洱茶生意的友人後才發現,愈陳愈有韻味的老茶,在兩岸三地的茶葉市場相當搶手。因此他開始廣收老茶,且只收30年以上的老茶,至今收藏已達將近30萬斤。
品茗成精 藏老茶數十萬斤
吳傑熙表示,量少質精的台灣老茶相當受中國歡迎,但因國內茶業遍地開花,地方業者各自單打獨鬥,「沒有一套標準系統化的管理、認證,就算有價值,大陸人也不會埋單。」
伍中行監察人徐堂榮分析,目前台灣茶業多半由各地茶農、農會自主,茶葉品質標準難以建立,當外銷到中國,對方一定會要求產地證明、農藥殘留檢驗標準等資料,尤其目前各種「假食品」充斥市面,如果能建制從中央到地方的統一化標準,對於推廣外銷將是一大優勢。
此外,吳傑熙指出,雖然茶葉長期被歸類於高經濟價值作物,但幾十年來,一般茶的漲幅並不高,以凍頂烏龍茶為例,八O年每台斤約200到300元,目前平均行情約每台斤800到1,000元,表面漲幅達3、4倍,但扣除管銷、人事成本,利潤僅約100元。茶農實際所得更低,通路商抽成約四成,等於真正到茶農手上,僅剩約5、60元,利潤並不高。
「茶葉的價值是茶商給的,有品牌、包裝、行銷,才容易被市場認同,」有感於台灣茶業推廣的難處,兩年前,吳傑熙決定建立自有通路,選在富有人文氣息的永康商圈另起爐灶。建立品牌行銷老茶,同時也舉辦鬥茶大會,推廣喝茶文化;同時與民間單位商討改善檢驗方法,擬向行政院農委會茶業改良場請命,希望能制定科學化的農業檢驗標準、完整的產銷證明機制等。「時代不同了,傳統茶業也要用科學方式經營才行。」吳傑熙說。
未來,吳傑熙期望伍中行能以茶葉為主、新鮮食材的食品罐頭為輔,跟上現代人訴求慢活、養生的樂活理念,他還打算進軍英國、美國、德國,設置品茶坊,用三分鐘煮咖啡的概念,教老外輕鬆學泡茶,「用最簡單、輕鬆的方式介紹茶,才能讓台灣茶的美,讓更多人知道。」
老幹新枝的伍中行,在近幾年努力轉型中,逐漸有了新氣象,新的伍中行能不能重返過去的榮景,考驗著這位新世代掌門人的功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