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茶達人
│與封存老茶的深刻緣份│
現今台灣伍中行的先身,其實是一間百年商行,在那個繁盛的年代,專門販售高級南北貨,在基隆、台北、台中、台南、高雄都有直營連鎖店。多年老字號的商行,在第三代吳傑熙先生接管家業後,有次整理台南倉庫時,發現了一批歷史珍寶,是十足發酵的好味道―西元1944年的芎林老茶。
這批茶,原來是當時東南亞向西村商社訂了上萬斤的茶,卻因次年的日本戰 敗,整批茶因此沒能出口。而戰後的台灣民生凋敝,導致茶葉乏人問津,一放就超過70個年頭,反倒留下了因為封存轉化後的好味道。原本就對研究喝茶非常 有興趣的吳傑熙,立即著手重整規劃這批老茶,原本差點要蒙塵的陳茶,想不到就此風靡兩岸三地的愛茶人士。
│因為陳茶,著手推廣與交流│
出身台南望族、從小就跟在愛喝茶的爺爺身邊,吳傑熙對於喝茶一事早有基礎概念與認識,他對茶的看重與情感,從未因為年歲增長而減少,反而因為長輩臨終託付,勇於擔下重責大任。因為機緣碰到這批好茶,原本從事科技業的他,重新審視伍中行的業務,知道南北貨已經不是生活的必須,喝好茶卻是講究品味的現代人所追求的,於是他將重心放在推廣茶葉文化上。
因為開啟了與老茶的緣份,吳傑熙除了將店裡所有的茶葉清點整理外,更開始蒐集來自各地的台灣老茶、烏龍老茶、陳年老茶、陳年烏龍…等,不少老茶與陳茶的收藏家或專家也前來與他交流,希望一賭好茶風釆。台灣伍中行的老茶年份,從20年至80年的都有,初嚐老茶滋味的人,可能會覺得,怎麼有種「老櫥櫃」的倉味呢?這是因為陳年存放的關係,但多會處理過才讓人飲用,其實可以放心。
不只蒐茶,吳傑熙也深究品茶相關的一切事情。比方說,喝茶的方法會因為年代的不同,製茶方式及工具也有所差異。於是他自行研發茶器茶具,用更多元的方式嘗試泡茶,以期能泡出各種茶葉的好味道。「泡咖啡用的器具,其實很多是泡茶也能用的」吳傑熙說道,他會用虹吸壺來萃取茶湯,或用手沖方式「點茶」,然後邊聽著真空管爵士樂,原來,喝茶早就不是老人茶的形象了,你可以用更多方式品嚐茶的韻與香。
│向國際發聲,台茶有更多可能│
為推廣品茶文化,吳傑熙與資深製茶師張三我合作,製作出的「高冷四季」的茶款,分別於2015年,2016年,2017年,連續三年獲得ITQI(國際風味暨品質研究所)的風味絕佳獎章『金三星』最高榮譽。ITQI以味覺的第一印象、產品外觀(視覺)、香氣(嗅覺)、口感、質地,以及後味(餘韻)為評分標準。足見吳傑熙不只關心老茶,而更用心帶領台茶走向國際,為台灣精緻文化打開市場。
吳傑熙的科技專業出身,思維創新多元,大刀闊斧的帶領伍中行走向新局。
店中的每個角落都有主人的巧思與安排,看見光與影、新與舊。
│充滿變化的老茶底韻│
老茶,是指除了茶葉加工後的成品,放置有一定時間年限,而存放環境更是影響茶葉品質的關鍵因素。依台灣茶類的發展歷程來看,從最早清末時期,仿武夷岩茶的烏龍茶和窨花包種茶,到日治時期的條型包種、鐵觀音、東方美人茶、紅茶,以及光復後發展的台灣綠茶和半球形包種茶,只要存放得宜,都能成為老茶。
雖然,陳年老茶不是台灣茶葉市場的主流,卻受到某些愛茶人士與老茶專家的喜愛與追尋。台灣老茶的品種和製茶技術方法,與普洱茶的屬性截然不同,特別是外觀、時間、風味的轉化,都各有特色,但在作物的陳化原理,是大同小異的。
不同於普洱老茶有內扉加以認證茶葉的品牌、廠家、製作人,近年來台灣老茶價格因為收藏者眾,價格喊漲,有些業者會將新茶先放到出現霉味、再經高溫烘焙手法,使得仿成老茶在市面上流通的情形並不少。對於一般人來說,要辨別其中差異雖不容易,其實在幾個地方可見端倪,包括採茶的手法、茶湯的氣味…等。
相對於新茶所講究香氣、滋味、新鮮度,陳化的茶香氣、滋味、品質都會明顯下降並失去新鮮感,主要是進行所謂的「後發酵」作用,因此時間越久,陳味逐漸顯現、茶湯滋味變得醇厚圓潤。依據年份存放時間的長短,會轉化成不同風味,比方,30年以下的老茶是略帶酸性的,30-50年的則有梅乾香、樟香…等,存放50年以上的,會有青草…等風味,滋味趨向甘甜滑順。
有著悠久歷史的老茶,其實也是生活的一部份,不該只是一門學問。
吳傑熙以台灣味出發,把版畫概念放進了茶罐設計裡,添加了民國初年的復古風。茶罐有著華麗優雅的外表,也內含愛土地的情懷。
│老茶新泡│
認識老茶,先從認識台灣的製茶史開始,從日治時期,配合日本人喜愛而製作的細碎茶,到後來50年代後的條索狀製作,而70年代舉辦比賽茶後,出現了半球形茶葉。因為每種茶葉外觀不同,建議用不同方式沖泡,以期發揮最大特色。
泡老茶雖然可用功夫茶的泡法,但吳傑熙中體西用,以類似宋朝「點茶」的方式,用手沖咖啡的西式工具,慢慢的把熱水點在濾杯的茶葉上。這樣的動作,會讓茶葉上的陳味雜味揮發在空氣中,等待茶湯緩緩流人下方的玻璃量杯。因為老茶中的含水量隨著之前存放時間的緣故、已降到最低,來到完全發酵的狀態,故泡出來的茶湯,香氣淡但是顏色純淨厚重。
品嚐老茶,追求的不是香氣,「韻」才是老茶的最大精髓。一泡好的老茶,回甘快速、喉頭隱約透出青草的味道,底蘊濃醇,茶氣舒暢,甚至取10泡都仍有濃醇的感受,與新茶的強烈香氣形成對比。
老茶的品質變化如同拋物線般,何時是最好暍的時間,並無法得知,近年來茶業相關協會開始辦理老茶評鑑的活動,但尚未產生完備的茶葉認證系統。藉由品茶講座及活動等,增加品茶的次數,或可對於老茶的風味有有更深的體驗。
台灣老茶 特色茶款X4
三十年代老綠茶
種植地:南投
茶種:台灣切片綠茶(早期廣泛出口外銷茶)
風味特色:呈深咖啡色,高溫蒸氣散發糖蜜香氣,後轉出蔘藥香,入口茶湯滑潤,喉頭帶青草韻,木質樟木香氣四溢鼻香。
沖泡方式:建議用可過瀘茶葉的茶器沖泡,3-4g茶葉兌上180m1水沖泡,約1分鐘後倒出。亦可用玉書煨煮,沖泡或煨煮皆可取10泡。
溫度:100 ˚C。
1944年芎林老茶
種植地:新竹
茶種:烏龍(早期廣泛出口外銷茶)
風味特色:香氣帶有蔭樹蘭花香,茶質飽滿豐厚,茶湯乾淨無一絲混濁,呈琥珀色澤,入口微苦即轉甘韻
沖泡方式:3-紹茶葉兌上i8Oml水沖泡,約1分鐘後倒出。亦可用玉書煨煮,才中泡或煨煮皆可取10泡。
溫度:100 ˚C。
茗萱藥茶
種植地:南投或新竹(約1950年茶,故無詳載)
茶種:松柏坑烏龍
風味特色:老烏龍經過若干年的陳化,自然長出的金花菌,對茶葉產生了化學變化,能有效去除茶中粗青味,茶湯色亮如琥珀,爽口滑潤且有獨特的香甜氣韻。
沖泡方式:3-4g茶葉兌上180m1水沖泡,約1分鐘後倒出。亦可用玉書煨煮,沖泡或煨煮皆可取10泡。
溫度:100 ˚C。
馨香烏龍
種植地:新北市坪林
茶種:青心烏龍
風味特色:因為在種植時,經過小綠葉蟬叮咬過的茶菁,才能得到如此特殊香氣的茶。茶湯入喉後的蜜香展現後轉花香,入口齒頰帶有果酸香,茶湯呈現清亮琥珀色,甜潤爽口。
沖泡方式:3-4g茶葉兌上180m1水沖泡,約1分鐘後倒出。亦可用玉書煨煮,沖泡或煨煮皆可取10泡。可取2泡,或用冷泡方式用同樣的份量,泡 5-8小時。
溫度:水溫越低越香,約85 ˚ C。
註:玉書煨是一種砂銚壺,即燒開水使用的壺。